[生活相关] 5年后回国体会到的国内和荷兰的不同(上)

[复制链接]
查看91 | 回复0 | 2025-3-11 04:44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.jpeg
因为怀孕生娃+疫情,辗转已经5年没回国了[哭惹R],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,再见有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。在此记录下回去这一个多月里,体会到的国内和荷兰的一些不同:
        
1、国内互联网高度发达:这一点众所周知,这次回去更有新的体会。比如现在很多实体店是开在写字楼里的,这样就可以节省门面房的租金成本,但怎么让顾客知道这些店呢?答案当然是互联网啦[暗中观察R]—XHS、抖音、大众点评,只要你有手机就不怕你看不到广告,而且营销软文写的越来越好,根本分不清是真实用户分享还是商家的广告。这也随之带动了国内写字楼的租售和保安的运动量(忙着给人刷卡按楼层[偷笑R])
        
2、实体店儿童娱乐占比高:每个商场里最火的除了餐饮就是儿童娱乐。餐饮不用说,吃是国人的最爱。第二火爆的是儿童娱乐,各种儿童游戏厅、抓娃娃机、扭蛋机、充气城堡、手工玩乐坊,没有一个带娃的家长是可以不花钱离开商场的[暗中观察R],而且主打一个会员制捆绑消费,办卡和单次消费的价格差距很大。我粗算了淘气堡的单次消费价格其实和荷兰差不多,甚至可能荷兰的性价比更高,只是种类没那么丰富。
从营销角度来说这种现象可以理解,按照国内现在的家庭模式,差不多有2-6个大人供给1个小朋友消费,所以小孩子的钱是相对好赚的。但这同时也让小朋友接触到很多的声光电和劣质塑料玩具,并不是好的影响。
        
3、服务行业更卷了:理发店洗个头,都会附带肩颈按摩;带娃去逛商场,目之所及所有的餐饮、服装店都会提供小朋友的玩乐桌,甚至为了家长能够安心的购物,店里还会有导购陪娃玩儿…
话说回来,虽然服务到位,但是实体店衣服的质量却参差不齐,在龙湖天街花了300大洋买的裤子,穿了不到半个月就起球了[笑哭R]
        
4、陌生人对待儿童的友好程度:当然在儿童的消费场所,肯定对小朋友很友好。但相对而言,国内陌生人对儿童的包容和友好程度没有荷兰高(小区里遛娃的大妈大爷除外[偷笑R]),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态度冷漠更明显,可能是因为小朋友吃饭收拾更麻烦吧。
        
5、了不起的中国,文化更自信:这次回去和亲朋好友聚会聊天,从交流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大家对国内的自豪感,尤其是聊到荷兰不如国内的地方,每次都能让气氛愉快的达到一个新的高点。当然这种文化自信是件好事儿,我也为我们的祖国越来越了不起而开心,但弱弱的说一句,同时保持辩证的眼光也很重要[暗中观察R]
        
不知不觉写到了字数限制,那就在下篇分享结论吧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29

主题

0

回帖

8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87